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微博
  • Qzone
  • 微信

论股票交易中的青蛙效应(二)

sujiaoshou 2018-2-24 11:03 2547人围观

原创:宿成建 2018.2.24

所谓投资者在股市呈现出的类似青蛙的“猎物捕食驱动效应”简称“欲望驱动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股市里具有让投资者产生快速致富的机会,比如,某些个股短期会产生大幅度上涨的机会,这样的机会的存在,就会诱惑投资者强烈的交易动机,当投资者判断这样的交易机会来临的时候,由于内心已经存在的快速致富的动机存在,因而,就会立刻进场买进股票,并且,通常是一次性进入买进股票。对于这样的现象,股神巴菲特是这样描述的:“在股市中有让人频繁进行操作的诱惑,仅仅是因为他们太容易改变。”这样的交易行为,就像青蛙在饥饿看到猎物立刻快速出击的行为一样,所以,我们把这种投资者的股票交易行为称为“欲望驱动效应”。

遗憾的是,投资者的这种由于想快速致富的动机而呈现出“欲望驱动效应”的交易,是投资者产生巨大亏损的原因之一。因为,如果投资者心中存在这样的欲望,而股市中的确又存在这样的诱惑存在,结果就是,会诱惑投资者在股市中频繁地进行股票的交易。偶尔交易的成功,又会使投资者对自我交易能力的自我肯定,产生乐观情绪,从而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行为,这样的行为会导致

投资者的频繁交易,直至出现连续的交易亏损。当投资者的这种连续的交易亏损,又会触发投资者的恐惧的心理特征,严重的还会诱发投资者的赌博心理,因为,希望快速赚回资本金的强烈的欲望动机,从而,导致更加频繁交易的行为,直至其资本金的全部损失。

这种交易的“欲望驱动效应”在股市中是普遍存在的,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投机者利佛摩尔的“股票作手回忆录”中是这样描述的,在股市中,有一种十足的傻瓜,他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会做错事,但是有一种是股市傻瓜,这种人认为他们随时都要交易。没有人能够一直拥有适当的理由,每天都买卖股票--也没有人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够每次都高明地操作。这种行为模式,就类似像青蛙的行为,因为的青蛙的脑部结构简单,没有人类复杂而为数巨大的脑神经元,只能靠捕食欲望直接诱发冲动行为。所以,我们称股票交易的这种行为成为类似青蛙的“猎物捕食驱动效应”简称“欲望驱动效应”

导致以上股市“欲望驱动效应”,我们认为这是由于这类交易者由于各种原因,错误地使用了头脑“冲动的自己”的行为模式而产生的结果。

有些神经学家甚至认为,我们只有一个大脑,但我们有两个想法。或者说,我们的脑袋里有两个自我。一个自我任意妄为,另一个自我则是克服冲动、深谋远虑(自控力,凯利.麦格尼格尔)。见如下图:

   两种想法

由上图可以看出,如果交易者无意识地采用了冲动的自己的行为模式,进行股票交易,然而,面对股市存在的内生不确定性,因为股市是群体交易行为,短期来讲,没有人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够每次都高明地操作。这种频繁交易,必然导致资本金的亏损,那么,交易的亏损会进一步触发交易者产生忧虑,恐惧等行为,当交易者头脑中的恐惧、后悔以及贪婪的心理与头脑中冲动的自己会产生可怕的心理聚合效应。其结果,就是投资者不可避免的频繁的错误的交易,结果是不断亏损,直至资本金的完全损失,也或者彻底停止交易。当然,要成为成功的交易者,这样的行为,一定要避免。

本文是属于易道启发价值网创始人宿成建的原创。

          任何转载须注明原文来自于《易道启发价值网》

             易道启发价值网创始人,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宿成建

 

                             2018年2月24日

原作者: 宿成建 来自: 易道启发价值网
发表评论
用户反馈
客户端